小野洋子 (Yoko Ono),是一個在藝術界響噹噹的名字。如果您真的不認識,那麼我告訴您她是大名鼎鼎約翰連濃(John Lennon)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他一生的最愛,大抵您會想了解她多一點。由即日起至2018年6月3日,多倫多 The Gardiner Museum 會展出她的互動藝術展:The Riverbed (河床)。
1933年出生的小野洋子是一個極前衛的概念派多媒體藝術家。她激進,但主張反戰及世界和平。她在披頭四的後期時代,曾與連濃合作推出音樂專集,後於1969年與連濃合組The Plastic Ono Band,值得一提,該樂團的首演正是在多倫多,後來輯錄其演出的首張專輯亦命名Live Peace in Toronto 1969,可見小野與多倫多算頗有淵源。除音樂外,小野的多媒體創作亦涵蓋表演藝術、詩集、電影製作等等。
小野洋子其中一個最前衛的表演,可算是她早期在1964年演出的《切片》(Cut Piece)。她請觀眾走到台上,每人一小片一小片把她的衣服的剪下(甚至內衣),其解讀在於藝術家與觀眾的互動,不只是藝術家單方面給予觀眾,而在於觀眾想從藝術作品得到什麼 (“a form of giving, giving and taking”, 1967年的解讀)。在1964年的首演後,後來在東京、紐約和倫敦都做過相同的表演,及至其年屆70 ,在巴黎再度演出。
至於這個在多倫多的藝術展,可說是充滿治癒感。藝術展共有3個部份:Stone Piece、Line Piece、Mend Piece,3個部份都可讓觀眾互動。例如Stone Piece的部份,房間放滿了在河床裡磨滑了的石頭,小野在部份的石頭記下了「夢想」(Dream)、「願望」(Wish) 和「印記」(Remember),觀眾把石頭拿起,心裡想著石頭的字句,放下石頭,同時也放下憤怒和恐懼。

又如Mend Piece的部份,檯面放滿了破碎的陶瓷杯,不是叫您像周栢豪呆望十分鐘。檯面同時放了膠水、膠紙和繩子,觀眾們可把其慢慢將其修補,包括自己的心靈。在在這個紛擾的世代,小野希望藉此宣揚其主張和平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