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亂放生】小金魚於安大略湖放生成長大爆發變巨無霸兼自我繁殖   生態環境響警號

1,137

小編在家鄉一直有飼養觀賞魚,不過對很少選擇傳統金魚,原因是牠們食量很大,然後屎屎很大條。還好在缸內長大還算有局限性,一到大自然環境,牠們的生長速度可謂相當驚人。

加拿大漁業和海洋部近年經常提醒飼養金魚的朋友別把牠們沖掉或者放生野外,原因是金魚已經成為安省一種令人困擾的外來物種,令生態受損。該聯邦政府部門的研究團隊於2021年在咸美頓港捕獲一隻有如欖球大小的超級巨無霸金魚,而這一兩年不斷在安大略湖及卑斯,包括各位熟識的威士拿的湖畔都有類似的發現。

令人擔心的,不只是巨型金魚的發現,而是捕獲的是牠們的後代!

加拿大漁業和海洋部在該種魚類進行標記和追蹤,發現這種原本非野生,色彩艷麗的巨型金魚並不需要正常交配過程,通過生產卵子來繁殖後代。 Thompson Rivers University的副教授 Brian Heise 稱,䧳性金魚有一種特殊的過程,稱之為半父殖生,或雌核發育(gynogenesis),即使卵子未被受精,也可以從其他品種的魚類取得精子來發育。

在夏季和暖的湖水,䧳性金魚在夏季可生產三次,每次可產下50,000隻蛋,對當地生態系統帶來很大的損害,放生的金魚和牠們的後代爭奪食物,並可能帶有疾病或寄生蟲,對與原生野生的物種,包括重要的三文魚人口,與及對正常的生態環境帶來傷害。

加拿大漁業和海洋部提醒市民,在家飼養的寵物,不論是魚、鳥、龜等,千萬別隨意放生到野外,因為牠們並不熟識野生環境,必然對原有的生物圈帶來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