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知識】全人手 Vs. 機械化釀造 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清酒名釀
上次筆者介紹石川縣「吉田酒造」,談到清酒是沒落和古老產品,此酒造堅持全人手製作清酒。今次介紹另一個極端,山口縣「旭酒造」。在2014年,美國總統奥巴馬當年訪問東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此酒造名釀「獺祭23」贈送給他,從此「獺祭」名揚國際了。一年後哈佛大學工商管理雜誌HBS刊登了一份創新故事文章,內容介紹「旭酒造」怎樣用大數據和科學研究將傳統釀酒方式全面標準化和機械化,擺脫人手製作缺點,此酒造亦以此創新方式扭轉經營,轉虧為盈!讀者有興趣,可以去以下網址看HBS文章。
Story of Innovation: How a local Rice Wine became a gift to President Obama?
獺祭清酒是用精米步合百份比分等級,23 即二割三分是最高級別。多倫多LCBO是有出售。精米步合意思是將一粒山田錦米粒精碾剩下最後23%。酒造要選最好山田錦否則全粒米會碾爆了,而酒造強調每年二割三分只有少量供應。筆者無緣試過「獺祭23」。「獺祭50」其實已經很好飲了。

酒造CEO力求創新,今年六月在巴黎和米芝蓮三星主廚Joel Robuchon合作開了一間餐廳Dassai Joel Robuchon。這是非常大膽,嘗試在法國文化之都推廣日文文化,最可惜是Joel Robuchon在八月與世長辭了。如果有機會到日本,Dassai在東京和福岡開設了專門店,出售自家佳釀。

世上總是好事多磨,今年七月八日,日本本州中部豪雨成災,山口縣岩國市全市水浸,整個酒造廠和總部浸在水中央,所有佳釀,半製成品,原材料,機器和廠房全部報銷,幸而全部員工安全撤離。外電報導,酒造要到明年初才能夠恢復正常運作。
筆者有幸能夠從LCBO訂到一支「獺祭50」補充自己存貨。幸甚!
